Loadding
网站首页 | 英语 | ‪简体中文‬ | 繁体中文 | 移动设备
Beta

WebMaster Online Tools

Unicode

Unicode 是由于传统的字符编码方式的局限性而产生的,例如 ISO 8859 所定义的字符虽然在不同的国家中广泛地使用,可是在不同国家间却经常出现不相容的情况。很多传统的编码方式都具有一个共通的问题,即其容许电脑进行双语环境式的处理(通常使用拉丁字母以及其本地语言),但却无法同时支援多语言环境式的处理(指可同时处理混合多种语言的情况)。

Unicode 试图将字位(字素,graphemes)与类字位字符加以认定与编码,而非以不同的字形(glyphs)来加以区分。然而在汉字的个案来看,这样方式有时会引起一字多形的认定争议(详见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主题)。

在文字处理方面,Unicode的功用是为每一个字符提供一个唯一的代码(即一组数字),而不是一种字形。换句话说,Unicode是将字符以一种抽象的方式来呈现,而将视觉上的演绎工作(例如字体大小、外观形状、字体形态、文体等)留给其他软件来处理,例如网页浏览器或是文字处理器。

为了使Unicode与已存在和广泛使用的旧有编码互相兼容,尤其是差不多所有电脑系统都支援的基本拉丁字母部分,所以Unicode 的首256字符仍旧保留给ISO 8859-1 所定义的字符}},使既有的西欧语系文字的转换不需特别考量;另方面因相同的原因,Unicode 把大量相同的字符重复编到不同的字符码中去,使得旧有纷杂的编码方式得以和 Unicode 编码间互相直接转换,而不会遗失任何资讯。举例来说,全角格式区段包含了主要的拉丁字母的全角格式,在中文、日文、以及韩文字形当中,这些字符以全角的方式来呈现,而不以常见的半角形式显示,这对竖排文字和等宽排列文字有重要作用。

在表达一个 Unicode 的字符时,通常会用“U+”然后紧接着一组十六进制的数字来表示这一个字符。在基本多文种平面(Basic Multilingual Plane,简称 BMP)里的所有字符,只要使用四位十六进制数(例如 U+4AE0,共支持六万多个字符)来表示,但在 BMP 以外的字符则需要使用五位或六位十六进制数了。旧版的 Unicode 标准使用相近的标记方法,但却有些微的差异,例如在 Unicode 3.0 里使用“U-”然后紧接着八位数,而“U+”则必须随后紧接着四位数,以表示仅限于代表一个字符单位(code unit),而非字符(code point)。